在全国两会的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美术部主任刘广提出了一项旨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深度融合的提案。这一提案针对当前高校美育教育现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旨在通过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校美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刘广委员在提案中首先强调了更新课程设置和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他建议开发、完善、丰富课程内容,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美育教育道路。这一举措旨在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优势,为高校提供更高质量的美育教育内容。
其次,刘广委员提出开发乡土资源,构建特色化体系的建议。他主张整合、挖掘、开发本土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课程,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并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此外,刘广委员还强调了协同创新,突出美育特色的重要性。他建议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因校制宜,形成“特色、多样”的局面。通过开发民族、地域、非遗课程,增加公共艺术课程经费投入,优化教学资源,推动特色教材、数字教育的发展。
在明确目标与时代热点相结合方面,刘广委员提出应明确培养目标,搭建资源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与时代热点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加强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应用,以扩大美育教育资源覆盖面及利用率。
最后,刘广委员还提出了创新模式,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的建议。他主张通过教学管理和制度保障,形成传统文化、审美、创意融合的局面,驱动“文化+”多模式文创项目成果转化。同时,整合“学校+社会”的互动互联,促进资源转化,拓展教育空间。
刘广委员的提案为高校美育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提案的实施有望促进高校美育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审美素养的新一代青年作出积极贡献。